要调整!钢结构建筑成建筑用钢新方向?


发布时间:2023-05-12 16:24


在2023(第二届)钢铁工业品牌质量发展大会上,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表示:建筑用钢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调整,钢结构用钢是方向。
钢结构
建筑钢材一直是我国钢材消费结构的主力,其占比高达60%,主要用于基建、住宅、商业和工业产房。其次是机械制造、交通和金属制品用钢,分别占比约15%、7%和7%。然而,当前房地产、基建和制造业三大市场均面临需求萎缩的挑战。以房地产为例,自2021年以来,房地产用钢占钢材消费比例持续下降,2022年已降至不到30%。
从钢材总产量来看,2021年我国钢材产量为133667万吨,同比增加约1100万吨;2022年钢材产量达到了134033.5万吨,年同比增加约360万吨。在不同品种的钢材中,螺纹钢与线材消费量自2021年开始就同比减少约2500万吨,到2022年进一步减少了约2900万吨。与此相反,板带和型钢则保持了同比增长趋势。
张龙强认为钢结构是未来建筑用钢的主要发展方向。首先,在桥梁建设方面,研究测算,如果将80%的新建公路桥梁采用钢结构替代传统混凝土结构,每年可增加约3000万吨的钢材需求。其次,在住宅建设方面,钢结构住宅所需用钢量是普通钢筋混凝土住宅的两倍,将有效推动钢材需求增量。但钢结构住宅的推广应用并不乐观,还需要较长时间。相关钢铁企业需及时应对用钢需求变化,把握建筑用钢未来发展方向,调整产品定位和品种开发战略,未雨绸缪。
根据2022年1月住建部印发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到2035年,国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将达到30%以上。在“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完善钢结构建筑标准体系,建立钢结构住宅通用技术体系,健全钢结构建筑工程计价依据,引导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据预测,2023-2025年行业市场规模分别将达到8026.4、8767.3、975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9.2%、11.3%。
在钢结构市场中,行业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鸿路钢构2022年钢结构产品产量约349.54万吨,较2021年同期增长3.21%。今年一季度,在钢铁企业利润普遍下跌的情况下,鸿路钢构营收约50.18亿元,同比增加4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01亿元,同比增加20.19%。其原材料供应商主要为宝钢、安钢、马钢、宝武鄂钢、舞阳钢铁等一线钢厂。
在面对需求萎缩、盈利下降、环保压力等多重挑战的情况下,钢铁企业需要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新转型升级,并及时应对用钢需求的变化,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避免兼并收购、产能出清、破产倒闭等不利局面,寻找自身生存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