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指示:各地将建永久性方舱医院


发布时间:2022-05-19 14:46


2003年5月1日,第一批非典病人进住小汤山。
2022年5月1日,北京再次启用小汤山方舱医院。
19年间,这座曾经承载全国七分之一非典病人的方舱医院,一次又一次重装上阵。不同的是,随着病毒的演变和卫生条件的升级,防疫手段和概念正在加速转换。
方舱
小汤山作为一个缩影和标签,见证中国传染病防治体系的变迁与演化。此刻,这类医院模式将飞往各地,永久性地安营扎寨。
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永久性方舱医院 
今日,2022年第10期《求是》杂志刊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的署名文章《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文章提出,要提前规划准备定点医院和亚定点医院、永久性方舱医院、集中隔离点,把防控的人力物质资源备足备齐,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启用。
要积极构建平急结合的医疗救治体系,适当增加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床位、120急救等力量,健全疫情情况下分工管理体系,建立梯度收治病人机制和双向转诊机制,加强多学科救治机制和能力建设,有序开展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和新冠重症患者等收治工作。
周转要快,核酸检测阈值(Ct值)≥35出院直接居家健康监测,定点医院救治转为轻症后及时转入方舱医院,避免医疗资源挤兑。
医疗机构整体封控、管控、停诊需经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同意,原则上不超过2天。急诊、透析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分娩室等科室「非必要不封控」。指定定点医院为透析、肿瘤化疗、孕产妇、儿童等提供服务,畅通诊疗通道。
「方舱医院」常指临时搭建、便于移动的医院,是一种模块化的卫生装备,具有机动性强、建造速度快、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可以适应各种突发的应急救援任务。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武汉等多个城市都启用过方舱医院。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各地对方舱的定义不尽相同。有的地方称为方舱医院,有的称为方舱隔离点,还有的称之为「健康驿站」。整体而言,方舱医院是「小型医院」,接受轻症和无症状患者;方舱隔离点更像是集装箱宾馆,用于疑似、密接人员的隔离。
随着疫情态势的变化以及卫生条件的升级,方舱医院的临时性特点正在隐去,方舱医院将作为收治隔离场所永久性存在。
储备进行时:医疗设备采购需求快速激增 
作为可移动医疗空间的一种,方舱医院类似野战机动医院,被称为医院中的「变形金刚」。
目前,方舱医院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和领域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在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学救援任务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全国每个省份至少要有2-3家方舱医院,即使现在没有建设,建设方案也要能确保迅速建成投入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称,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方舱医院仍然是用于对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的较好方式。
截止22日当时,全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的方舱医院有33家,分布在12个省的19个地市,其中建成的有20家,在建的有13家,床位总计3.5万张。这些方舱医院主要集中在吉林、山东、云南、河北、福建、辽宁等地。
据界面新闻报道,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谭晓东教授表示,建设方舱医院并不是疫情严重的标志,结合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性减弱、隐蔽性、传染性增强的特点,无症状感染者与轻症患者比例上升,建立方舱医院是一种「未雨绸缪」的措施,有助于提升我们对于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
国家卫健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发表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方舱医院建设管理探讨》一文介绍,方舱医院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医疗或技术保障功能的方舱组合而成,具有实施早期治疗的能力。方舱内不仅具备流动水手卫生设施、药品及无菌物品存储、器械消毒灭菌、持续的电源供应等条件,还可开展手术,进行检验、彩超、X射线等检查。
2022年3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了《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明确要求方舱医院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医务人员、医疗检测设备、抢救药品和氧气,保证方舱医院能够进行基本的病情监测和治疗,以及病情变化时能够及时转诊。
文件明确,每个方舱医院应满足200至3000张床位的规模,每床位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床,每20张床作为一个单元设置必要的隔断设施,每100张床位配备5-10个卫生间厕位。
方舱医院应配备必要医疗设备、药品和器械。要配置具有核酸检测能力的移动检测车和移动CT车,配备常用药品、输液架、氧气瓶及配套吸氧用品、听诊器、电子血压计、体温测量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轮椅、平车和必要的抢救药品、简易呼吸器、监护仪、除颤仪、无创呼吸机等。
加码检测:启动15分钟核酸采样圈方案 
对于任何传染病的规划都分为「治与防」两个体系。方舱医院是针对感染患者的治疗层面,而常态化核酸检测便是防控层面。
在《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巩固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 这篇文章中首次明确要完善常态化监测机制,在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每周定期检测,重点人群加大检测频次。
一周内,核酸采样圈的建设方案越来越清晰。哪些城市将成为核酸采样圈建设重点?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共有18个,分别为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天津、西安、苏州、郑州、武汉、杭州、临沂、石家庄、东莞、青岛、长沙、哈尔滨。其中,重庆、上海、北京、成都四市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 
按照在省会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建议,上述城市都将成为重点建设地区。 
据赛柏蓝器械观察,深圳市早在今年1月就出台了《便民核酸采样点设置指引》。目前,全市出行、通勤等均执行72小时核酸检测记录,市民日均核酸检测量在800-1000万人次。5月份以来,全市日均设置3500个采样点。 
截至5月12日,上海市共设置各类核酸采样点超9900个点位,工位1.6万个,其中有5700多个点已经开放运行,核酸检测能力达到每天800万管以上。 
杭州市已明确人口3000人以上的小区、500人以上的单位原则上设置采样点,全市每日开放采样点位保持在1万个以上。截至5月8日,该市共设立采样点9900个,采样通道16583个。采样点扩展到药店和民营医疗机构,新启用1个日均10万管检测能力的气膜实验室。
除省会城市及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外,许多中小城市也在推进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建设,部分省份正在全省范围内建设15分钟核酸采样圈。
 河南省近期提出加快建设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原则上城区每3万人设置一个便民核酸检测采样点。江西省也已明确建立全省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机制,将按照「步行不超过15分钟、排队等候不超过30分钟」原则布局核酸检测采样点位。
采购风口期:可移动检测设施需求激增 
核酸采样点的具体设置,是否有官方参考?
5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会上指出,采样点布局方面,要综合人口数量、地理交通以及核酸检测机构情况,可以参考每2000-3000人设置一个采样点,每600-800人设置一个采样台。原则上以小区为单位设置采样点。
按照上述参考,目前各地建设的采样点还远远不够。据东吴证券测算,按照每3000人配置一个采样小屋的标准,全国一、二线共计需16.8万个采样点。
值得关注的是,此轮核酸检测扩增中,可移动检测设施需求激增。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在《求是》文章中强调,要进一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以可移动检测力量为重点,加强公共检测实验室、城市检测基地、第三方实验室建设。
市场突然打开,厂家马不停蹄扩大产能,价格体系也在改变。
山东一核酸采样亭厂家告诉赛柏蓝器械,近期上海、江苏、河南等地都在大规模采购,订单量有很大上涨,公司也临时扩大了产能。现在三个工厂24小时轮流转地生产,不过性价比高的型号都没有现货,需要等大概4-5天时间。
据该厂商透露,出于多方考量,最近两天公司对采样亭报价进行了大幅下调,现在单人采样亭价格不到2万,单人和双人采样亭价差在5000元左右。
赛柏蓝器械多方了解到,目前核酸采样亭报价差异较大,参与生产的厂家众多,但尚未形成全国统一的管理标准。
此前,无锡市曾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采样小屋管理规范》,是国内第一个核酸采样地方管理标准。
随着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的深入推进,市场价格体系和管理规范或将进一步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