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钢结构农房为乡村振兴构筑“新支点”


发布时间:2022-04-20 13:26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不断调整,农民对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2019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关于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推广应用农房装配式建筑现代化建造方式;202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意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钢结构住宅和农房建设,推动传统建造方式转型升级。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成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突破10万户。
钢结构建筑
 “装配式钢结构农房实现了村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想象。”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农房建设处于自建自管自用的状态,农房建设存在功能不完善、资源能源消耗严重、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突出等问题。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如今农村百姓对于优居的定义不再局限于“盖几间敞亮的砖瓦房”,而是追求更加良好的人居环境。装配式钢结构农房可以根据农村生产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设计,与传统建筑建造方式相比,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在工厂集中生产,精度高、误差小,可满足8~9度地震烈度设防要求,能抵御12级台风,安全性能大幅提高。“高校和科研机构也不断加速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的科研成果转化。” 郝际平举例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钢结构团队研发的工业化超低能耗农宅建筑体系和绿色圆竹龙骨复合墙农宅体系,已在陕西,北京,河北,河南,内蒙,新疆,青海多地推广700余套。
数据显示,在浙江、安徽等试点省份中,放弃常规钢筋混凝土结构,选择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房的农户比例逐年增加。“这是个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过程。”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工程中心副总建筑师曾雁解释说,“装配式钢结构农房抗震性能强,同时现场组装效率高、施工工期短、现场湿作业少,建造过程省心省事等诸多特点,将逐步得到村民的认可。”曾雁表示,装配式钢结构农房施工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现场工期大为缩短,且房屋主要构件由工厂生产,质量稳定可靠,基本不用操心建房过程,不会耽误生产活动。此外,钢结构建筑具有绿色低碳建筑属性,不仅可以大量减少混凝土用量,有效避免现场粉尘、泥浆等污染,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还可以大大提升房屋节能保温等性能,减少污染物排放。
安居乐业,家稳心安。如今,农房已经从基本需求上升为品质追求,装配式钢结构农房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圆了“安居梦”“宜居梦”,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普适性”到“经济性”
——符合农村特点的宜居型农房是方向
“我们建房之前先按‘菜单’‘选房’。”如今,张云谈起当初的“选房”经历,依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为了标准化生产降低成本,吴山镇政府充分征求村民意见,拟定了户型“菜单”,村民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经济型、改善型、小康型的不同户型。“现在我们用上了水冲式厕所,还有菜园、储藏室,冬天不开暖气也暖和得很。”张云感慨地说,“真没想过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是要把乡村建设成符合农民生产与生活需要的美丽幸福家园。因此,了解农民的生产与生活需要是乡村建设的前提。”曾雁表示,要针对农村生活特点、生产需求和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开展有深度的、精细化的研究工作,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生产特点并与环境风貌相协调的装配式钢结构农房。比如,农房建设要与生产需求相结合,村民的院落要具有存放、晾晒、加工制作等功能;由于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的墙体多为轻质材料,应注意牛羊等牲畜可触及部位的抗冲击性;此外还要满足村民以群体活动为特征、以乡土内容为特点的生活方式等。“农房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及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不能纯粹把城市建筑设计的思路简单的搬到乡村。”曾雁如是说。
在郝际平看来,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农房除了要尊重乡村空间结构,遵循乡村特有功能体系外,还需要考虑“经济性”。仅从工程造价看,钢结构造价高于混凝土结构造价,但若考虑工期缩短、建筑物拆除和处理带来的成本节约,以及节能减碳效应,那么钢结构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成本与混凝土建筑大体相当,甚至会更低。因此,一方面需要对百姓进行引导,让他们更了解装配式钢结构农房优势;另一方面要促进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的规模化发展,只有规模化发展才能实现工厂式的标准化生产,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农房不仅是遮风避雨的栖身之所所,更是乡情乡愁的重要寄托,是实现“不变的乡愁”与“美好的生活”的宜居之选。
从“落地实施”到“快速发展”
——认清现状、把握路径是关键
目前,在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抗震改造和农房建设试点中,因地制宜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农房建设,已从各地的政府规划进入落地实施阶段,但作为一种新型建筑体系,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距离全面推广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建造之前,我们镇政府、村委会组织村民到宜居型装配式农房生产制造企业、宜居型装配式农房示范项目参观考察,让村民充分了解和体验宜居型装配式农房”。官府社区党支部书记郑来贤表示,只有政府加强引导,让村民充分了解和体验宜居型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的优点,才能真正让村民下得了建房的决心。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还处在‘出芽期’,已经有了试点示范效应,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曾雁坦言,装配式钢结构农房由于结构形式的特点,设计的不够精细的话,部分结构形式的房屋,在室内容易出现突出墙面和顶板的柱子和梁,对室内布置和视觉感受有一定影响,部分结构形式的墙体构造也会有空鼓感。因此一方面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进行更深入具体的研究满足使用要求;另外,还要在标准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建筑材料与技术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再创作,体现具有传统风格的新型乡村风貌。
在郝际平看来,所有地区都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农房是不现实且不必要的。“有些林业资源丰富就更适合装配式木结构,竹资源丰富就发展竹结构房屋,房屋的结构形式一定是因地制宜的。”他表示,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农房发展,关键是要让老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认为,从本质上说,农村百姓在农房建设、改造中最看重的,不是何种材料、结构,而是房屋品质和成本。
乡村振兴为民而兴,乡村建设为民而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农房建设工作逐步深入,相信未来百姓都能住上“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农房,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将遍地开花。